【常德日报】45岁后应定期做内镜检查——访市第一中医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代军

发布时间:2020-06-22  访问人数:1506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日报 4版 2020-6-18

  □本报记者 蒋文辉 通讯员 吴秀英 文/图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通过内镜检查,能对下述疾病进行诊断:发生在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的炎症、溃疡、良性和恶性肿瘤;肝、胆、胰腺管道系统的良、恶性病变;腹腔脏器的良、恶性病变。

  市第一中医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代军提醒市民,早期胃肠肿瘤因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容易被忽视。要想在肿瘤的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内镜检查是必要的。我国消化道癌症早期诊断率和内镜检查率均远低于日本和韩国,代军建议市民在45岁后应定期做内镜检查,早期发现消化道癌症的5年生存率能提高很多。直系亲属患过消化道癌症的则要提前,40岁就要开始定期做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主要分为胃镜和肠镜。一提到胃镜检查,大多数人的反应是害怕,“反胃,抠嗓子眼儿都会吐,更别说胃镜检查了”“那么大根粗管子伸进嗓子眼儿,肯定不舒服,能不做就不做了吧”。大家普遍对胃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那么胃镜检查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代军介绍,内镜检查分为普通内镜检查和无痛内镜检查,如果您对胃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可以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选择无痛内镜检查。仅做肠镜检查的话,选择肠镜操作手法熟练的医生进行操作绝大多数人是能耐受的。

  代军介绍,相对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更需要定期去查。因为一般人出现了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下降、吞咽困难、吞咽时胸痛、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呕血症状都会主动选择胃镜检查,但是肠道疾病反应不会那么强烈,所以往往形成息肉还不自知。内镜检查就能起到早期“排雷”的作用。

  内镜检查的优势很明显,发现病变后,医生会进行评估并完善相关方面的检查,如超声内镜、染色及放大内镜检查等。只有那些病灶很大、情况比较严重的病人才会对其施行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外科手术,一般情况下大都选择做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费用相对较低,对患者来说是真正的花小钱治大病。与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内镜诊断能够获取标本进一步做病理检查,这也是一大优势。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