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3-07-24 访问人数:1143 字号: T T

近日,常德市周边县的刘爸爸和向爸爸同时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们都分别在帮儿子在洗澡时,发现儿子两侧阴囊不一样大,右侧大腿根部有一个鼓起来的包,如“鹌鹑蛋”大小,摸起来软软的,孩子也没说疼。
接下来的几天,两位家长又各自发现在儿子跑跳玩耍后,鼓包特别明显,但一到休息时鼓包又消失了,爸爸们非常着急,这可是事关“命根子”的大事,遂不约而同地带着孩子来到了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胃肠、小儿外科就诊。接诊的胃肠、小儿外科任军华主任医师给患儿详细做了检查后,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建议手术治疗,两位爸爸当即决定给孩子办理住院手续。
入院当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第二天,胃肠、小儿外科团队分别为两位小朋友在全麻下行经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历时5分钟,并且医生在术中发现,向爸爸的儿子合并有左侧隐匿性斜疝,也一并进行了处理。两位患儿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6小时情况正常,予以出院。刘爸爸和向爸爸感到特别惊讶地说到:“这就可以出院了吗?我们在县上咨询住院需要住5天,还带了这么多行李来住院,要是这样,就太方便了!”
术前术后对比
术后创口小,几乎不见疤痕
腹股沟疝俗称“小儿疝气”“脱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根本病因是腹壁薄弱或有缺口(小儿出生时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压增加时,肠管从缺口处掉出。
任军华主任医师介绍,目前小儿疝气手术有两种方式。传统手术方式是在发病侧腹股沟区做一长1.5-2.0cm斜切口,术后明显手术瘢痕,同时对对侧鞘状突未闭不能确定,有二次手术的可能。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则是在脐部做一个0.5cm手术切口,用疝气针环绕内环口,用丝线打结结扎。手术中可发现对侧有无鞘状突未闭情况,避免对侧出现疝气再次手术可能,术后基本不见瘢痕,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疼痛小、费用少、无疤痕、住院时间短、术后一天即可出院,同时容易发现对侧隐匿性斜疝。
任军华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小儿疝气是一种自愈率非常低的疾病,因为腹腔压力始终存在,会经常冲击缺口。就像袜子上的一个洞,不修补只会越撑越大,建议挑一个孩子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到医院行手术治疗,彻底排除这颗“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