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扎出来的健康——访针灸推拿康复科主治医师陈正华
发布时间:2015-10-28 访问人数:1736 字号:
T
T
分享到:
《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说的就是灸术;作为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中医针灸一直流传至今,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能治疗近两三百种疾病的绿色疗法,以其良好的疗效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循着市一中医院国医馆走上二楼,“针灸推拿康复科”几个大字墨重而鲜明。针灸推拿室进进出出的人陆续不断。“你是采访陈医生的吧?他真的是个好医生,几多有耐心,我的手疼就是他给治好的。”躺在病床上的孙阿姨,前些年手疼得要命,后来找到陈医生通过扎针治好了,这次因为跳舞把手给扭伤了,她依旧信赖陈医生。“我前些天来,你没到这里,今天运气好,可以让你帮我扎针了。”在针灸推拿室,陈正华正在为一位女病人扎针。今年11月刚从瑞士交流回国的陈正华又开始了他忙碌的工作。 2011年10月15日,陈正华经过严格考察,凭借实力,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针灸专家赴瑞士交流名额,作为全国独有的两个名额之一,陈正华兴奋不已。在瑞士交流的两年时间里,他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法造福了不少瑞士人。“在瑞士,针灸纳入了他们国家医保系统,当地人很愿意选择针灸治疗疾病,效果也很明显。”令陈正华颇有成就感的是,西医没法根治的,在中医上有了很明显的成效。“有个20年腹泻的人,经过中医辩证分析知道是脾虚的原因,通过针灸一个疗程后好了,还有一个化疗后手肿、双手疼痛不已的也通过针灸推拿好了。”尽管国外的医疗环境很好,也很轻松,但陈正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为家乡人服务。 练针,从自己身体扎起。1989年,进入大学的陈正华选择了针灸专业,“我那时候觉得针灸很神奇,扎一针胃痛就好了,于是对这个专业颇感兴趣。”勤奋肯学,360多个穴位他一一牢记,学以致用,没想到的是,他的第一次扎针是对自己,他说,只有体会针灸扎在自己身上的感觉,才能知道别人的感受。也正因为他的刻苦,实习期间,他成功让一位中风的病人得到了很快地恢复,也因此受到了导师的信任。“学医无止境,学习助进步。”从事针灸专业近30年,他经常学习,1996年、2000年、2004年、2006年分别前往北京、北戴河、深圳、北京学习参加研讨。“进步助疗效”,他所在的科室里每天都有20多位前来进行针灸推拿,有些因为久坐电脑前导致颈椎疼痛的、腰肌劳损、失眠、关节疼痛、肥胖的都能通过针灸得到明显的疗效。 一根根银针,一套套按摩手法,从该科室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康复者,“银针推拿”让更多的人拥有了健康。陈正华告诉记者,这次从瑞士回国后,他有了新的方向,就是要回归传统,将针灸、推拿、中药三者结合起来,辩证进行中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