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融贯中西佑苍生 奋楫扬帆谱新篇 ——写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之际

发布时间:2023-04-06  访问人数:589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日报 4-5版 2023-2-16

  □本报记者 龚兴建 王浪 通讯员 吴秀英/文 徐珊珊 王明睿/图

  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建筑拔地而起,宏伟壮观;各类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绿意盎然;1200个停车位地下地上有序铺展,宽敞气派……

  漫步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新院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新院区坐落在紫菱路以北、新河路以东、扬谷路以西,占地面积近160亩。新院区项目建设功能齐备,门诊楼、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主体建筑有序排列,高压氧舱、院前120、医疗连廊等布局新颖,60台电梯在各大楼合理配置,消防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网络信息系统、摄像监控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一应俱全,35%的绿化率使新院区自然气息浓厚。

  暖意融融的春天里,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将从狭小的旧院区搬迁至宽阔的新院区。

  大搬迁,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书写的健康常德新篇章!

  大搬迁,是常德乃至湘西北地区人民生命健康的福音!

  大搬迁,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栉风沐雨70年后砥砺奋进再上新台阶!

  忆往昔 栉风沐雨七十载 初心如磐护健康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医心厚泽。

  打开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70年的历史长卷,是一代代追梦人为实现理想艰苦开拓的创业史,是一代代追梦人勇担使命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奋斗史。

  在艰难中起步,在风雨飘摇中跋涉,1953年5月12日,以2层木板房、面积300多平方米、职工13人、病床10张起步的常德市中医院正式成立,这便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前身。

  伴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发展,在改革创新的脉动中壮大,1997年,医院成立常德市120急救中心;2002年3月底,医院整体迁入滨湖路院区;2003年6月,湖南省卫生厅将医院命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医院有了两个名称;2007年7月,医院正式获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年门诊量16万人次,年出院11137人次;2022年,年门诊量增加到63万人次,年出院3.6万人次;2017年,医院正式更名为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19年,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易地新建项目正式启动。

  回顾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70年的发展史,医院始终根植于常德这方热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解除病人痛苦、保护人民健康为己任;始终坚持科技兴院、质量立院、服务办院;始终坚持“中医领先、西医一流”的发展战略。

  如今的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湖南省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常德市120急救中心、常德市城市医疗集团之一、常德市中医医院联盟牵头单位、常德各区县(市)职工医保及城乡居民医保协议医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这是一代代“一中医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用忠诚与奋斗谱写的一曲曲白衣赞歌。

  看今朝 高点谋划作决策 易地新建展宏图

  70年的发展,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已然是常德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之一,在引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滨湖路院区地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枯竭,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医院的建筑规模、基础条件、基本功能、设施条件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实施新院建设迫在眉睫。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心与支持下,在万众期待下,2019年9月16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破土动工。项目选址紫菱路以北、新河路以东、扬谷路以西,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0.638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300张、停车位1200个。

  3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并多次前往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现场调研、考察,全市各级各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医院领导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克服了一切困难,项目进展顺利。

  2023年2月18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开展诊疗服务工作。

  随着新院区启用,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湖南省中医骨伤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骨伤科和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等强势专科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治未病科、肿瘤科等优势专科将实现长足进步;肾病科、中药学等专科潜力将得到深入挖掘;中药自制制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特色优势将充分发挥,群众对健康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大提升,中医药事业必将朝气蓬勃、日新月异。此外,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也将得到全面、快速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新院区购置了直线加速器、超高端CT、64排CT、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DSA等全新高端设备;筹建了新的智能中西医药房,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建了全新的高压氧治疗专用楼,购置大型36人HY3600型高端氧舱,功能设施齐全,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重新布局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中心ICU,实施院前120、急诊抢救、ICU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真正构建了“急诊前移,打造没有围墙的ICU”生命“绿色通道”,救治成功率达省内先进水平……

  回望院史变迁,折射的是岁月的痕迹,更呈现出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从近代走到现代、从昨天走到今天的沧桑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宽敞整洁的新院区环境、处处存在着中医元素、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将给患者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

  展未来 注入发展活力 砥砺奋进再出发

  记者走进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新院区门诊大楼,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名家诊室、中药房及中医文化宣传长廊等,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各类中药药材总能吸引人驻足观看,阵阵浓郁的中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医药的术、理、道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不可磨灭的一笔。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作为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责无旁贷。”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钟发平说。近年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加大中药特色制剂的研发推广力度,推出的中药汤、膏、丹、丸、散剂,在体质调理、脏腑调理、失眠调理等方面独具特色;研发了茶饮、足浴粉等多种体质养生调理产品,其中龙砂膏方更是充分发挥龙砂诊疗特色,传承龙砂膏方非遗制作工艺,开展个性化膏方定制,还针对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特殊人群制作了多款养生协定膏方,患者满意度高;开设中医特色门诊;疫情防控期间,为一线防疫人员送上中药预防汤剂,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医力量;国医大师熊继柏工作室、国医大师潘敏求传承工作室、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常德推广工作站在医院成功落地……

  近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捷报频传:脑病科、护理学、肺病科、肿瘤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针灸科、重症医学科、治未病科、肾病科、中药学共12个专科获评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

  在时光的坐标轴上,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之路走得愈发稳健。

  “我们一直坚持‘中医领先、西医一流’的办院理念,中西医并重。”钟发平表示,医院不仅重视中医的发展,也十分重视西医的发展,而人才和技术是支撑一家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学科建设是核心。为此,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医院专科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持续增强,重点专科建设实现多点开花、全面发展。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开辟生命“绿色通道”,开展人才培训,规范了急救流程,一年来成功救治相关患者200多例;稳步推进综合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夯实湖南省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中医经典病房、中医医联体项目建设基础;国医大师熊继柏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常德推广工作站、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影响力显著增强,获得广大市民的赞誉。

  “病有所医”,更要“病有良医”。“湘西北首例腕关节镜技术”“湘西北首例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elta大通道内镜手术成功实施”“全市首例技术难度较大的ECPR技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多项新技术的开展不断填补着常德地区相关诊疗技术的空白。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支撑。紧扣“培养”“传承”两个关键词,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坚持用“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2022年全年发表含SCI期刊论文数量创历史新高,26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市部门的审批,特别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达到4个。目前,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有省级名中医2名、市级名中医8名、市级名中药师1名、高级职称268人、中级职称472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9名、博士5名、硕士199名,拥有湘西北首个医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博士后4名。

  70年跋涉、70年求索、70年耕耘,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以波澜壮阔之势实现伟大跨越。如今的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汇聚了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名医专家,培养了一批批踔厉奋发、勇毅笃行的中青年骨干,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积蓄了力量。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再扬帆。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将坚守医者初心,勇担发展使命,以新院区启用为契机,守正创新不停顿、提升技术不止步、创新服务不松懈、管理改革不惧难,立足新平台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医药服务高地和创新高地,为我市建设湘西北地区医疗服务中心贡献一份力量。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