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风病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6-03-29  访问人数:2075  字号: T T

分享到:

由于中风概念的演变和中风病因学说的发展,中风的治则和治法在历史上有巨大的改变。大体说来,宋元以前以祛风治疗为主,宋元以后以扶正治疗为主,近代和现代对滋阴潜降法和补气活血祛瘀法十分重视,当代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进行了多元化的研究,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
    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黄帝内经》首论风邪可以直接侵袭人体,发为中风。《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中风发病的内因,《内经》明确指出与体质、饮食、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之致使脏腑失和、气血失调而发中风病。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内发为本病。
    唐宋时期,医家多持“内虚邪中”的观点。唐•孙思邈认为,“邪客半身入深,真气去则偏枯。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内虚邪中的观点:“真气先虚,营卫失度,腠里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可见,唐宋时期医家多认为风邪外袭虽是引发中风的直接原因,但脏腑失和导致的营卫不足、气血亏虚是其内在基础。
    金元时期,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各出新解。刘完素认为中风是肾水不足,心火暴甚使然,“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发生中风。李东垣则专于气虚,明确指出中风因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至元代,朱丹溪则提出痰邪为患,《丹溪心法•论中风》篇有云:“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后有论者,多不出此三家范围。
    自金元起,虽然医家多从内风立论,但并未完全摒弃“外风说”。明初王履首先将真中、类中区分,在《医经溯洄集》中认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清•叶天士明确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的观点,并且进一步阐明其病机的关键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清•王清任则专门阐述了气虚与血瘀在病理上的相互联系,把气虚视为导致血瘀的重要原因,其所创制的补阳还五汤也成为后世的名方。近代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认为中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所致。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