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0-02-27 访问人数:2103 字号: T T

“没想到家里的宠物兔也会咬人。”1岁3个月的泽泽给家养宠物兔喂食时,兔子突然跳起,把泽泽的右手食指咬出了血,家长赶紧带孩子来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70岁熊奶奶在自家菜园里除草干农活,村里的一只土狗突然把她猛扑在地对其撕咬,造成头部、手臂多处被咬伤,血流不止,家人见状后立即拨打120送往我院治疗。
春节以来,动物咬伤事件频繁发生。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发布健康提醒,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市民要注意提防被狗、猫等动物抓咬伤,规范的暴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手段。特别要注意加强对小孩和老人的监护,这类人群是最易造成严重咬伤的群体。
我院是常德市动物咬伤处置指定医院,能规范处理各种动物咬伤患者,年初引进了最先进的动物咬伤专业冲洗设备,主要针对各种犬类、猫、鼠、兔、蝙蝠等动物咬、抓伤后进行伤口处理、并能接种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动物咬伤门诊负责人、急诊科副主任文碧元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粘液接触后,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极高。被动物咬伤后,尽量不要包扎,不可用嘴吸吮,不要乱涂药水、药膏,简单处理后,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处理。
经统计,我院动物咬伤门诊自2020年1月21日开诊以来,已成功处理动物咬伤患者200余人次。犬类咬伤患者最多,共有167例、猫咬伤44例、鼠咬伤11例、兔咬伤4例。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接诊电话:0736-7893613
接诊地点: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科(24小时接诊)
动物咬伤——伤口暴露分级
I类伤囗:无需进行处置。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3)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
Ⅱ类伤口: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
III类伤口: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1)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
(2)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4)暴露于蝙蝠(当人与蝙蝠之间发生接触时应考虑进行暴露后预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伤、抓伤或粘膜的暴露)。
温馨提示
1、请尽量远离流浪猫、犬,不要与猫、犬等宠物过分密切接触。
2、养猫、犬等宠物要文明喂养,并定期给猫犬等宠物接种疫苗,不要随意遗弃,避免流浪猫、犬等宠物伤及他人的事件出现。
3、狂犬病是可防可控不可治,万一被动物咬伤、抓伤后,请及时到动物咬伤门诊规范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