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7-11-29 访问人数:3920 字号: T T

近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护理预警体系正式启动,并已逐步在全院各科室逐步实施血栓疾病的院内防治工作。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以其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已成为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被称为“沉默杀手”,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多数VTE发病隐匿,甚至早期无任何症状,患者常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并且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频繁发生,已构成医疗安全的潜在风险,成为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我院医务部、护理部主导成立VTE院内早期防治预警体系,旨在凝聚更大范围的共识,提高临床护士对VTE严重性的认识,帮助护理人员提升VTE院内护理预警和防控能力,对存在VTE发生风险的患者给予早期干预、规范治疗,推动VTE院内护理防控规范发展,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院内VTE发生率。
11月9日下午,我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护理预警体系成立启动大会在行政办公楼5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医务部、护理部联合举办,护理部主任聂含竹主持会议,全院所有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的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联络员共80余人参加会议。副院长刘开英、车雄宇参加会议并分别作讲话。
副院长刘开英就VTE的危害和院内VTE护理预警体系的筹备情况以及VTE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了讲解。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振龙、骨伤科创伤一病区主任段建辉、呼吸科主任郑远方等分别就临床医疗工作中VTE防治和救治工作中遇到问题、积累的经验、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讲授,并且就自己遇到的具体典型病例分别进行了详细分享。骨伤科创伤一病区护士长周叔霖、骨伤科手足病区护士长胡先荣分别从专业角度向与会者阐述了院内VTE护理防治的具体做法,详细讲解了深静脉血栓(DVT)Caprini评分表的临床改良与评估方法等。护理部主任聂含竹强调了护士在院内VTE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多学科合作的管理模式。最后,副院长车雄宇强调了全院医务人员都要从专业发展角度、病人安全角度着想,做到改变观念,提高对VTE的认识,加强培训学习,并通过多种方式的筛查、专业化评估,规范治疗,加强对院内VTE防治工作的管理。
到目前为止,我院建立了以分管医疗、护理工作的副院长车雄宇和刘开英挂帅,护理部主任聂含竹和骨伤科创伤一病区护士长周叔霖担任执行组长,医务部、护理部主导、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和临床医护人员组成,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VTE院内护理预警团队。
11月15日下午和11月22日下午,在国医楼20楼会议室,分两期举办了VTE院内防治专题培训班,由骨伤科创伤一病区主任段建辉、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振龙、骨伤科手足病区护士长胡先荣、骨伤科关节病区护士长万春香担任师资,全院护士(值班者除外)均参加了培训学习。培训内容涵盖VTE院内护理预警、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抗凝药物的规范使用及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等。
据悉,我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护理预警体系成立后,已逐步在临床科室开展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院内防治工作,10月下旬率先在骨伤科系统5个临床科室进行了VTE院内护理预警试点,对住院患者使用科学的风险评估工具(Caprini评分表)和临床观察,及早识别VTE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该项工作近期即将在全院各科室进行推广,已经向每个科室下发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给住院患者发放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册进行宣教等,并且,护理部将组织进行VTE院内防治的护理质量控制,促进VTE院内护理防治工作质量的提升。
我院启动VTE院内护理预警体系,为院内VTE护理防治工作的规范开展作了很好铺垫,将不断推动本院乃至本地区血栓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指导临床护士利用科学方法对潜在VTE患者进行早期预警与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