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知识宣教

发布时间:2025-04-17  访问人数:159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是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然而家庭暴力这一阴影却依旧阻碍着性别平等的进程。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反对家庭暴力 拥抱美好明天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父母对子女或者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特征
  1.身体暴力
  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2.语言暴力(精神暴力)
  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3.性暴力
  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4.冷暴力
  对对方表现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
  5.经济暴力
  强行控制受害者的金钱和财产。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
  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如受到家暴,必要时可到医院就诊确诊伤情,注意收集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亲友或者相关部门帮助,由他人出面劝告施暴者。
  家庭暴力也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研究表明,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也更容易犯罪。年龄较大的子女则以流浪方式逃避家庭暴力。
  三、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
  1.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及时逃离现场。
  2.情节轻微的,可以向亲友、邻里、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妇联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求助。情节严重的,迅速拨打“110”,请求公安机关制止。全国妇联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
  3.保留证据:收集的证据包括:
  (1)报警记录、出警记录、调查笔录及告诫书;
  (2)证人证言;
  (3)验伤报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
  (4)证明施暴行为的录音资料或影像资料,施暴者写过的保证书、悔过书、承诺书;
  (5)受理投诉机构出具的书面材料等。
  4.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和其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而作出的民事裁定书,以禁止家庭暴力施暴者继续实施家庭暴力。
打破性别偏见,促进性别平等
  一、什么是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指每个人不论性别,均享有同等的条件充分实现其人权,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活动并从中受益。
  二、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参与度和机会。
  2.男性在家庭角色中承担的压力和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
  3.性别暴力和骚扰的问题包括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和女性对男性的性别暴力。
  4.女性在健康、生育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成本和负担。
  5.男性在家庭和育儿中的参与度和角色以及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职业发展。
  6.社会对男女平等的期望和政策以及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差异。
 三、促进性别平等、反对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学校应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相处的意识;
  2.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性别平等理念,曝光家庭暴力事件,营造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氛围;
  3.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性别平等知识,增强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4.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树立性别平等观念,相互尊重、理解和关爱,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