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2-12-27 访问人数:5534 字号: T T

在新冠疫情持续的第三年,中国医护迎来一个“最寒冷”的冬天。有的发烧在家隔离继续线上看诊,有的症状稍微减轻立刻返岗工作,还有的虽没阳但同事们都倒下了,要24小时连轴转……自社会面放开后,病毒致命性减弱,致病性却来势汹汹。这是一段比此前更难熬的抗疫之战。无数群众被感染,发热门诊患者骤增,确诊患者亟待治疗,医务人员大幅感染导致医疗力量日易损耗......面对新冠疫情的新形势新任务,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及时调整政策,全体医护人员携起手来,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筑起市民群众健康屏障。
勇挑重担的先锋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后的第一“岗亭”,更是承担着巨大的防控风险和危重症患者的责任救治。“放开”之后,医院急诊科已经遭受了“第一波冲击”,仅发热门诊接诊量就较之前的一天十几个,暴增到近段时间的四五百个。
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脚步和语速飞快,每个诊室门口都围了一圈患者和家属。来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是老年人,其中不少都罹患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与此同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感染人数持续增加,轻症人员一天假没请,重症人员只休息了两天就带病上岗,大家强忍发烧咳嗽,连日来都是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
“我们现在每天都要排班,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立马顶上,接力赛也不过如此。”急诊科护士长杨晓梅说。护士雷丹因为高烧咽喉疼痛一度无法说话,与患者同事只能通过手势交流;内科主治医师邓叔华上班时治愈患者,下班后还要为自己输液;刚刚晋升宝妈的护士高萍,撇下了才七个月大且感染阳性的宝宝,一家老小正需照顾,她却依然坚守在岗;负责物资调拨领取的杨丽萍,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感染后的第三天,她依然坚持上班,父亲生病住院都无法陪侍在旁;还有输液室的护士丁曼莎,挺着六个月的孕肚依然兢兢业业,毫不松懈。
在急诊的另一边阵地,院前120也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护士长江闪波自从感染后,就没有休息过一天,连周末都在加班。一箱又一箱的物资自己搬,连拖带拉,物资刚运到科室,电话又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忙得脚不沾地。近一个星期以来,120的7个医生目前只剩下了2个,出车频次却从平日的20多次增长到50多次,仅剩的2辆救护车24小时连轴转,司机、医护人员带病坚持,忙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
“我们都在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急诊科护士长杨晓梅说。即使“兵力不足”,全体“急救人”却依旧“坚守一线”,再一次扛起“急救先锋”的大旗,面对重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敢打敢拼的中锋
中锋在篮球比赛中是一个球队的中心人物。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队上的枢钮,故名之为中。而在疫情成蔓延式增长的当下,医院的呼吸科便是名副其实的“中锋”力量。
作为医院最早接收阳性患者的科室,目前呼吸科共有58张床位,五十以上为新冠患者,医生全部感染,护士仅剩3人未被感染。在呼吸疾病高发时节和不断增长的新冠阳性患者接诊量的双重挑战下,科室很多医护人员已相继出现发热、咽痛、浑身酸痛等症状,但是他们依然不舍昼夜,不知疲倦,不惧感染,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上。
“我倒下了,那病人怎么办呢?”呼吸科主任郑远方是科室里最后一个感染的医生,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他,依然坚持带病上岗,扯着嘶哑的嗓子也要认真看门诊;副主任唐明杰在三个医生同一天感染的情况下,坚称自己是低烧,吃了布洛芬后坚持倒夜班。
“今天谁的状态好一点可以上班的?”“护士长,我可以,让我上吧!”因为人手实在周转不过来,迫不得已,护士长冯珍在群里问了一句,重症才休息2天的护士王丹挺身而出,一直忙碌到下午四点多再次发起高烧,吃了布洛芬后一个人默默睡在值班室里……特殊时刻,他们佝偻着酸痛的腰背,即使不那么挺拔但却伟岸。他们毅然向险而行,践行医者使命的倔强模样,如同白衣天使张开耀眼的羽翼,如同保护雏鸟般保护着身后无数的患者。
毫不懈怠的守门员
如果把ICU比作是患者的生死之门,那么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是生命的“守门员”。疫情之下,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ICU的医护基本全军覆“阳”,有的还是再次感染,但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们依然带病上岗,尽全力为危重患者畅通生命通道。
“ICU的工作向来又累又苦,我们要为患者翻身、处理排便、吸痰,以前还有防护服、面屏罩,现在只有普通的手术服,感染的风险成倍增加,明知危险,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ICU护士长左志玉说起同事们的辛苦,眼里是满满的心疼。自全面放开以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ICU现有的19个床位每天都是满床状态,即使最近又临时加了两个床位,依然是“一床难求”。一边是患者的爆满,另一边是医护人员阶梯式的感染,左志玉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缓解用人紧张的现状,左志玉以身作则,带头坚守,哪里缺位就在哪里顶上,顶了白班再顶晚班,忙得昏天黑地。在她的带领下,医护人员们互相体谅,携手前行。护士郭雅丽是一位孕妈,距离预产期不足两周的她,即使发烧39度,吃过退烧药后依然坚持站上“前线”;和她一样,护士舒惜傢也是同一天的预产期,一个多星期以来,她没有休息一天,只要还有一点力气,就要站好一天岗。
一群年轻又不服输的执拗面庞,即使烧红了脸还推着治疗车奔跑,吃了退热药仍然坚持把夜班上完,刚退热即返岗减轻团队压力,搬物资、挪设备,实在没有力气了,就趴下缓一缓。他们家里也有挂念的人,却依旧带病上班,舍小家,为大家,只为牢牢守护住患者生命线。
向险而行,在混沌未知中求得生机勃勃是当前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信念和使命。自社会面放开以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克服自身的不适,白衣执甲、冲锋陷阵,与病毒赛跑、与病魔较量,焚膏继晷、连轴作战。一批人倒下、一批人站起来,以团结之力筑起患者健康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这场“战疫”中展现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