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让青春在战“疫”中闪耀

发布时间:2021-08-18  访问人数:1220  字号: T T

分享到:

  7月28日,常德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后,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开专题会议,科学研判分析,全院上下闻令而动、高效分组、明确分工,动员广大青年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

  7月30日,应医院号召,行政人员、青年医生、规培医生、实习护士们纷纷响应,他们放弃休假,踊跃报名,主动申请加入抗疫前线队伍。由10余名青年护士长带头报名,不到2小时,医院紧急成立了由80余名青年组成的“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参与到预检分诊、核酸采集、疫苗接种、“双码”核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中。

微信图片_20210818085752.jpg

核酸采集青年突击队

拼 团 1.jpg

护理人员正采集核酸样本

  “张开嘴,发‘啊’的音,头稍微仰一点,放松,好嘞,戴好口罩。”这是医院核酸检测采集突击队的“口头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核酸检测人数激增、采集任务不断加重。核酸检测采集突击队的队员们从清晨持续奋战到夜幕降临,虽然安排的是两到四小时轮班,但大家都尽可能坚持工作时间长一些。

  因长时间戴着手套操作,他们有的双手酸麻,有的脸上被防护面罩勒出深深的压痕,但都挡不住队员们守护人民健康的决心。

  急诊科护士长杨晓梅,长期奔波于急诊、发热门诊和黄码人员核酸采集区。在高温酷暑下,身形瘦小的她,晕倒在门禁通道卡点;也因忙碌顾不上洗澡,倒头就睡。

  神内二病区护士李玺子,在公休假期中主动请战,一直坚守在黄码人员核酸采集区。她穿着严密的防护服,豆大的汗珠沿着脸颊流下,不大一会儿就将工作服浸湿。

  护理部干事袁元的孩子还不到8个月,哺乳期的她却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进行人员调配,还亲自穿上防护服采集核酸,每天都是加班加点,早出晚归。

  除了在本院进行核酸采集,队员们还有外派采集任务。在常德卷烟厂,队员们需完成2000余人次的核酸采集任务。

  户外高温加上厚重的防护服,许多护士都出现中暑现象,儿科护士长彭娟摘下口罩,脸已闷成猪肝色。采集完成后,护士们脱掉防护服,汗水淌一地……

微信图片_202108180859481.jpg

儿科护士长彭娟在为常德卷烟厂工人采集核酸样本

微信图片_20210818085948.jpg

队员们在常德卷烟厂进行核酸采集

  不仅是护理工作者,核酸采集青年突击队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以帅文昊、杨卓、谢文滔为代表的9名新进医生及14名规培医生。从7月29日至8月2日,连续5天,每天从早上7:00到晚上22:00,他们两班倒进行绿码、黄码、红码人员的核酸检测开单工作,高峰期曾开设10个检测窗口,单次开单采集量达6000余人次。

拼 团 2.jpg

医生们为市民开单做核酸

  8月5日清晨,暴雨来袭,很多常德市民健康码一夜变黄,来院人员陡增。护理部主任聂含竹、干事申蕾,顾不上衣服已经湿透,坚持冒雨维护等候区秩序,为群众撑雨伞、提醒防止滑倒等。连日来,护理部工作人员一直身先士卒,坚守在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各个岗位。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青年突击队共有队员98人,其中40岁以下队员人数89人,他们日夜坚守,坚决服从指挥,严守工作纪律,用实际行动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开展预检分诊、医疗救治、流调消杀、物资搬运等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用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担当,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屏障。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