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10-28 访问人数:2024 字号: T T

“蛇杖传人,以我之技救苍生;浪州浪客,以我之艺娱天下。”这是钟云龙在QQ签名中给自己张贴的标签。自称“玩腿”的他,工作中严谨、自信,生活中活泼、开朗。其所谓“双面人生”,在记者看来其实一体,这便是对人对事对己都追求完美与快乐。这样的人,能让身边的人都轻松;这样的医生,能让自己的病人都舒服。12月10日,记者就在与他的轻松交谈中开始了这次采访。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才智当医生是亏了的。”年已知天命的他从医30年,但谈起自己为什么选择从医,钟云龙的说法却让我们十分意外。他解释道,自己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参加高考,成绩是全校第二名,自己当时一门心思要报考名校。可天不遂人愿,由于填报志愿时的失误,他与名校失之交臂。“而此前,母亲突然患了一种不知名的病,一条腿几近瘫痪,我只得辍学陪她到处去看病。我们到了长沙、株洲、武汉很多家医院,病没看好,也没遇到几个对病人宽厚的大夫。虽然母亲的病最终好转了,我却对医生没有感激之情。”钟云龙说,他因此产生了一种冲动:我要学医,做个好医生为家人治病!于是,他进入湘雅医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
虽然此前的志向不是从医,但受信奉基督教的父亲影响,钟云龙性格执着,只要认准一件事情,九条牛也拉不回。“从进校开始,我就立志当一个好医生,至少要当一个不被病人骂的医生。”在校期间,他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前就能完成许多常见手术。毕业时却因为曾经参加过一个激进的学生集会,在分配时遭遇了障碍。最终,他遗憾地被分配到汉寿县蒋家嘴镇卫生院,成为班上唯一一个分配到乡镇卫生院的毕业生。
是金子总会发光。仅仅三个月,钟云龙就在一次全县散文竞赛中脱颖而出,先后被借调到县卫生局、县团委从事文字工作。在机关办公室的日子舒适而悠闲,而且他凭借出众的才华深得领导喜爱,前途似乎不可限量。但钟云龙很快警醒:这不是我的梦想。几经波折,1987年他进入常德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如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当时,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刚刚成立,医院一位老领导找到我,说让我去学开脑壳。我心想‘开脑壳’可不是闹着玩的,非得有真本领不可,于是很高兴就答应了。”
在地区人民医院的十几年,钟云龙努力钻研神经外科技术、疗法,先后到上海六人民医院、华西医大附一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及北京中瑞显微外科手术中心进修学习。归来后,开展了我市第一例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首例钛板颅骨缺损修补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引进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延斜区肿瘤及经单鼻孔切除颅内垂体瘤等新技术,成为我市乃至全省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
正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钟云龙却做了件让业界人士看不懂的事。2003年,已经担任了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他,突然宣布加盟市第一中医院。客观地说,无论规模还是软硬条件,市一中医院都比人民医院稍逊一筹。但钟云龙的选择,有着自己必须的原因。“中医院给我更大的自主权,让我可以按照理想中的样子,去运行神经外科或者脑外科,而我作为开创者也将永远被人记住。”钟云龙话语铿锵。
10年来,市一中医院脑外科在钟云龙的带领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如今,神经外科五大分支学科的技术、疗法都在这里得到开展,开展的椎管内肿瘤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高颈段的脊髓神经鞘瘤手术及脑血管的介入治疗技术,处于全市领先地位。钟云龙自己主刀实施了上百例各种颅内肿瘤切除术,两项医疗设备发明获国家专利,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有13项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08年,他通过全省公考被派往德国鲁尔大学留学,学成归来带来了很多成熟的新技术。2009年,他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切除汉寿农妇颅内重达四两的巨大脑膜瘤;2011年,他运用颅骨锁固定、钛丝扣铰链、耳脑胶粘合及颅骨整复等多项新技术,及时为一名遭受车祸的女孩实施颅骨修复再造术……这些高难度案例经媒体报道,广受社会好评。2012年又新开展了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实现了不开刀治疗颅内动脉瘤。
“虽然我院神经外科(脑外科)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和以前相比已经突飞猛进,我们也将继续努力。”采访结束时,对于钟云龙最终实现梦想,记者已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