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医药里的宝藏——访中医内科门诊医生刘威

发布时间:2015-10-28  访问人数:5251  字号: T T

分享到:

 

        走进中医院国医馆,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一直沿着药味寻找,见到了正在熬制中药的刘威,这是第二次采访刘医生,之前早就耳闻其医术,对他那“冷幽默”式的自谦和直爽的性格以及他特有的看病方式,印象颇深,采访他的过程中,常常无意地被他的话给逗乐了,而他还是一幅很正经的样子。

        11月28日下午,刘医生的坐诊室里来了两位病人看病,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并帮助打开话匣子,记者决定先坐在一旁旁观,一来是感受刘医生的看病方式,二来是探测刘医生看病的“两把刷子”。

        “刘医生,我的睡眠不好,还经常便秘。”“你的肠道就好比船道,水少了容易搁浅,不利通行……”“对,对,是这样的。”病人忙点头,对刘医生的比喻很是赞同。“你可以早上漱口后,喝一杯温开水,里面加一勺蜂蜜一勺陈醋,晚上11点之前睡觉,并且可以两手搭在一起放在肚脐上,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各81次揉摸肚子。”刘医生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就在刘医生看病的过程中,记者得知,这两位前来就医的人原来是专程从美国赶来的。

跨国求医 只为“救命恩人”刘威

        “刘医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这次必须亲自来找他。”这位操着一口上海话的花甲女士叫庄启文,出生于上海,一直在美国纽约居住。谈起和刘医生的相识,她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失眠、头痛、高血压等状况,在当地医院求医都不见疗效。她的儿子是一位钢琴家,偶尔会回国教小朋友练钢琴,其中就有一位常德的小朋友,得知老师的母亲的情况后,告诉了其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工作的父亲,于是其父亲将医术较高的刘医生推荐给了庄女士。今年3月,回国演出的庄女士儿子特意来到了中医院找到了刘医生,并把母亲的情况告诉给他,带着刘医生开的中药丸给母亲服用。“太神奇了,吃了一个月的药后,就有很好的感觉,头不痛了。”心情大好的庄启文,身体也渐好,可是身体是需要长期调理的,而这次只带了一个月的药。9月,决定和儿子一同前往常德的她最终还是因为血压高不能坐飞机失望而归。“三次都是儿子给我带的药,断断续续的,直到11月份,我觉得我必须要来了。”一直想来拜见刘医生的她,终于在11月27日赶到了常德。经过1个多小时的详聊,刘医生将方子一一列了出来。为了离刘医生近,看病方便,庄启文特意在中医院对面租了房子,并且还将签证从12月17日延迟到了明年6月。“这次我打算待一段时间专心看病休养。”庄女士说。

        “看病还是需要本人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才好对症下药。”刘威告诉记者。

        不喜张扬,不愿多谈自己,做人行医非常低调,这是刘医生的性格。

试验自己,痴迷中医

        提到中医,大部分人最先联想到的是小说中那些医术高超、心怀仁德的神医,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医依然如此神乎其技,许多西医认为的疑难杂症,甚至一些不治之症,都能通过中医得到有效治疗。谈及他成功依靠中医救治好的第一个例子,他说就是自己,也正因如此,他迷上了中医。1995年从湖南中医药学院毕业的刘威在乡卫生院干了一年后,来到了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科,一干就是7年。2003年他被派到湘雅二医院大内科进修,进修的一年时间里,学习西医的他因为一件小事被深深地触动了。“那时我发现几个湘雅二医院的科室主任患病后反而吃中药吃好了。”2004年回到中医院的他,重新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我本身读大学期间就是学的中医,但进修回来后那才算是正式地系统学习。”5年时间,他把中医类的8本书看了5到10遍,他一边说一边把8本书的书名一一写了出来,《黄帝内经》、《伤寒论》……看书以及在外培训学习,是用知识武装自己,但还得学以致用,没有实践没有成效,刘威决心试一试,于是拿自己“开刀”。“我患了3年的咳嗽,每天几乎不停,结果吃了1个月的中药给治好了。那时候我也没有准确的方子,就根据掌握的知识不断地调配。”刘威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有了信心和动力。2009年,他开始转坐中医内科门诊,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病人。

重中医,显成效

        从2009年开始,1天接诊只有5个病人,到2013年,平均每天接诊30个病人,10个药罐子,一天熬制近200副药,倒掉的药渣都有五六桶,“如今的人更加注重中医治疗,尤其是在治疗感冒发烧、急性化脓扁桃体炎、呼吸道疾病等见效快。”疗效好,老病号也相互介绍,直接找刘医生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考虑到很多病人没有时间熬制中药,刘威贴心地增设了熬药室,因人处方,度身定做,一人一方,一料一灶,专人煎熬。亲力亲为,并对整个过程进行把关。

        中医内科门诊坐落在国医馆二楼,全部采用中式硬木家具,病人座椅也换成了花鼓凳,诊室古色古香。成为了全市综合医院中病人诊疗条件最好的中医专科。刘威欣慰地说:“院领导给了中医科很多支持,从装修环境到科室设置,都突出了中医文化的特色。”

继承和发扬中医 两全其美

        “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刘威认为,医生对病人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中医看病也是一门艺术,记者发现,在他看病时,和病人说话的语气十分和蔼,轻松,他告诉记者,学中医不仅能为他人治病,而且对自身身体、情绪都有帮助,开阔思维,眼光更长远。“你看不出我以前可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吧。”刘威说道。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继承和发扬中医。

        在刘威的诊室里,摆放了不少中医药书籍,那是他工作后的所读,他告诉记者,那就是他的宝藏。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