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5-10-28 访问人数:1072 字号: T T

“很多人对我们病理科不了解,也不熟知,简单地讲,肿瘤的最终确诊就是病理科的工作之一,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临床医生对患者实施正确治疗的保证。”余挽澜说道。 在余挽澜的办公室,一台显微镜成了整个办公室最昂贵的财物,这也是病理科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来到显微镜下,余主任给记者讲解了两种标本,一个是正常的细胞标本,另一个是被诊断为良性肿瘤的组织切片。“你看,这个呈现染色深细胞大的,有异形的,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细胞,如果这些异形细胞位置深一些,就是癌症了。”由表及里,里面的奥妙之处顿时清晰。 当日中午12点10分,手术室急忙送来一个刚切除下来的肿瘤标本需要病理科主任余挽澜诊断是良性还是恶性,诊断的结果直接决定外科医生手术方案。拿到标本后,经过切取病变组织,迅速进行冰冻切片以及染色等多个繁琐步骤,最终完成了一张手术中冰冻切片制作。12点16分,余挽澜来到显微镜下,通过仔细阅片迅速作出诊断,12点18分,手术室接收到余挽澜的电话,确诊为良性。 在短短8分钟时间内,这样一个紧急的过程,这就是病理科的工作。对于临床医生把握不准的肿瘤性质,提供最准确的诊断。直接指导临床医生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预后。 余挽澜告诉记者,临床送检的所有组织、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各种手术切除标本、抽吸的体液及各种分泌物等。这些标本经大体观察、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细胞的形态变化,从而对病变作出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他们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保障,所以也是风险最高的。 病理科可以说是精通全科,也是“门槛高”的科室。“与临床医生不同的是,培养一个病理医生比临床医生周期要长,更主要的是现在很多大学都尚未开设病理专业。”余挽澜说道。人才稀少,任务也更繁重,余挽澜初步估算,平均每天他要看100余张片子,1年下来有15000多个标本。除了正常工作时间看片子,余挽澜的手机也是24小时待命,不固定的手术通知,加班加点也成习惯。 常年泡在显微镜下,潜心研究,这个安静的科室,蓄积着巨大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