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医者 虚心救人—— 记市“十大名老中医”、市第一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谭世平

发布时间:2015-10-28  访问人数:3833  字号: T T

分享到:

 


        小小的诊室,窄窄的走廊,坐满了前来问诊的病人。

        “谭医生,最近我老是怕冷、每晚失眠,您给看看怎么回事?”“谭医生,上次开的药快吃完了,效果不错,还要继续吃吗?”“谭医生……”

        “不要急,一个个来。”谭世平不紧不慢地答道。说完,伸出三指搭在一名患者脉上,眼睛微闭,若有所思。不一会儿,动问患者是否有某某症状,竟然分毫不差,让一旁的人啧啧称奇。待得他诊完所有患者准备接受采访时,记者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

        今年65岁的谭世平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尤其他态度谦和,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有着我们印象中老中医的典型气质。在他讲述下,记者得知他其实经历丰富,年轻时做过知青、当过工人,人到中年才把自己的事业定格在医学上。

        那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渴望继续深造的谭世平报名参考。当年,已经29岁的他如愿考上湖南中医学院。高龄入学使得谭世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药理知识。每天早上6点,就准时起床,找个安静的地方背方歌,不论寒暑,从未间断。“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宜,酸枣木秀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当年背下来的方歌,谭世平记忆犹新。5年后,谭世平被分配到市一中医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与当时分来的年轻医生相比,三十多岁的谭世平感到压力重重。于是,他将更多时间花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上,曾经两年没有休过一天假。

        31年的从医生涯中,努力学习加上临床实践,谭世平的医术不断精进,在治疗心、脑学血管疾病,脾胃病,肝病及内科疑难杂症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成功治疗多例疑难杂症患者,控制住诸多重症患者的病情。

        2008年,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患者前来求诊。此时,她因为重症肌无力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连吃饭、走路都出现困难。患者前期曾采用西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治,这让她很是灰心。抱着“试一试中医,也许有效”的心态,家人带着她找到谭世平,希望能治好这难治的怪病。经过检查,谭世平明确了治疗方案:运用中药补气、补肾,同时活血化瘀,使其肌力增强,促进肢体相关功能恢复。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病情日益好转,现在已经重新上班工作了。

        对于晚期肝癌这种公认的绝症,谭世平也颇有办法。“针对晚期肝癌,中医一般采用姑息疗法,用中药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患者痛苦。”2011年,他接治了一名罹患晚期肝癌的女病人,曾在省肿瘤医院诊治,医生断言其只能生存3至6个月。患者家贫又医治无望,只得返乡治疗。“患者气血不足、肝阴亏损、淤毒内蕴,我就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法对她进行治疗。‘扶正’主要是补益气、血、肝、肾,‘祛邪’则是用中药解毒控制病情。”谭世平给患者开了药方,患者服用后,背及肝区疼痛明显减轻。之后每两个月,患者都会前来复诊一次。有一次两个月期限到了,患者还没有来复诊。谭世平一度以为患者病情恶化,已经去世了。但不久后的一天,患者再次来到诊室,谭世平才知晓,患者是因病情好转外出打工了,以致延误了复诊时间。这名患者至今仍然存活着,这让谭世平大为欣慰。“有时,我自己都觉得中医很神奇,无法解释。”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密切关联。中医用辩证的哲学思维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疾病,将它们都看成一个整体,治疗时注重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比如头不舒服,可以治疗肝肾,这就是上病下治。”谭世平感叹道,中医的学术和技术博大精深,我们所知只有九牛一毛,医者就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学者型的老中医,谭世平现在每天都还要抽时间学习古籍经典,阅读其他名医的著作,从中获益。

        多年的行医生涯,谭世平在诊疗、科研和教学中都取得了众多成就。他既是我市首批“十大名老中医”,也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湖南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但谭世平始终谦和淡然,年过六旬依旧坐诊不辍,每年门诊人数近万人。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