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人体“司令部”的优秀卫士

发布时间:2022-01-10  访问人数:1279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日报 3版 2022-1-4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是人体的指挥中枢,也是“司令部”,一旦人的神经系统出了问题,轻则言语不利、麻痹瘫痪,重则昏迷死亡。

  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就有这么一个医疗团队: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与时间赛跑,救人于生死一线;他们用不懈的追求,不断坚持攻坚克难,在多个领域领先;他们用奋进的精神,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让更多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他们,就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中风科医疗团队。

  2021年12月26日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中风科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磨一剑,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车雄宇见证了这个科室十年风雨铸就的辉煌。如今,该科室众多荣誉加身: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中国卒中中心联盟首批成员、湖南省卒中联盟成员单位、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分中心……

  “医院整体搬迁后,我们将建立中西医结合特色病房;建立神经介入病房,打造神经中心;建立国家示范卒中中心,更好地为广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服务。”对于脑病中风科未来的发展,车雄宇信心满满。

  从无到有 苦练技术抢抓黄金救治1小时

  2011年12月26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中风科正式从大内科分离,单独建科。建科时,科室医生仅3人,设备配备不足,更不用说开展“高、精、尖”手术了。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该科室已拥有医护人员50多人,两个病区,110张床位,并设有两个专科门诊、神经介入治疗中心、神经电生理室、多普勒检查室、心理咨询治疗室、神经康复室等多个功能单元。科室科研实力稳步提升,主持省级课题六项、校级课题四项、市级课题三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

  十年的发展,该科室壮大不仅仅体现在人员和设备上,更多的是技术。“在众多脑病中风科的疾病中,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恢复困难,且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而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关键要突出一个‘快’”。该院神经内科大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蒋黎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

  在该院领导的支持下,脑病中风科与急诊科、检验科、CT室、麻醉科等相互配合,2015年9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卒中中心成功创建,由中国卒中学会授牌,是当时湖南省最早授牌的中心之一,是最早授牌的中医医院。该院卒中中心的创建使众多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救治。

  2021年10月27日晚10时,73岁的姚奶奶和往常一样准时入睡。10月28日凌晨5时,姚奶奶的女儿杨女士被一阵鼾声惊醒后发现母亲左侧身体无法正常活动,且意识不清,无法说话,杨女士立即向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求助。在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卒中中心主任车雄宇的统一协调下,脑病中风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胡卫武迅速通知急诊科、影像科、介入室等多科室提前做好脑动脉血管内取栓手术准备,开通绿色通道。8:05,姚奶奶顺利入院;8:35穿刺成功,入院到穿刺成功时间(DTP)为30分钟。9:40血管成功开通,穿刺到再通时间(PTR)为65分钟,从入院到再通(OTR)为95分钟。手术结束后,老人偏瘫的左侧肢体渐渐恢复知觉,术后恢复良好。

  如今,该院脑病中风科已独立开展静脉溶栓近300例,静脉溶栓最快一例时间为23分钟,平均DNT时间为45分钟;动脉取栓手术80余例,取栓最快患者入院到股动脉穿刺时间为30分钟,股动脉穿刺到血管再通平均时间为70分钟。

  脑病中风科的医护人员就是这样苦练技术,抢抓黄金救治1小时,大大降低了到院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从有到优 先进介入技术筑起“生命堡垒”

  神经系统疾病大多十分复杂,且众多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治疗中需要介入技术作支撑,可以说,先进的介入技术是这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命堡垒”。

  十年来,该院脑病中风科医护人员在介入技术上一直保持着强韧的学习劲头,通过外出学习、科内交流等方式,致力于将学习的先进技术引入该院。“静脉溶栓、动脉取栓、脑血管造影、桥接治疗等,我们都能做,并且做得很好。”该院脑病中风科一区主任刘畅言语间满是自豪。

  如今,该院脑病中风科能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侧脑室引流术、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脊液置换术等脑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其中,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进一步发展,行脑梗死急性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7例,平均DNT时间小于45分钟,优于国家标准,且均获得良好疗效。

  2019年4月15日17:30,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龚先生因在家吃饭时急起,出现言语含糊、行走不稳等中风症状。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后,龚先生被送至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医师接诊后立即通知院内溶栓小组进行会诊,在详细告知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必要性及风险后,医生立即为其予以治疗。患者于21:10入院,21:36开始推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DNT时间即从入院到用上阿替普酶的时间为26分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中医加持 “一人一方一外治”为康复作保障

  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医院脑病中风科,该科室充分发挥中医效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成效,尤其对头晕、眩晕、失眠、头痛及危重症患者术后康复方面效果显著。如今,该科室设有独立的睡眠障碍门诊、眩晕门诊等,开设了火龙罐、中药熏蒸足浴、艾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涂擦、腕踝针等多种特色中医医疗技术。

  2021年11月底,70岁的吴女士因心房纤颤且在吃抗凝药情况下仍发生了脑血栓,引发肺部感染、心衰和消化道出血,且伴有发烧,情况危急,被送至该院脑病中风科救治。到院后,经评估,吴女士已无取栓机会,只能用药物予以治疗。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该科室采用“一人一方一外治”,在予以西药治疗的同时加以中药,成功让患者退烧,病情趋于稳定。

  除中医中药外,该科室还针对中风急性期、中风恢复期、眩晕等患者积极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护理,针对不同症型辩证施护,火龙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灸法治疗、中药泡足、中药封包,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也得到病患一致好评。

  “医欲善其事,必先谙其艺”。市第一中医医院脑病中风科不仅熟谙医疗技艺,未来,还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为患者开辟康复新路。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