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1-12-17 访问人数:1770 字号: T T

常德日报 4版 2021-12-16
□本报记者 王浪 通讯员 吴秀英 贺科
从医院大内科到具有中医特色的肺病专科再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历经数十载,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脉络清晰,硕果累累。
2021年6月,市第一中医医院成功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项目验收,该院肺病科正式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这不仅是名称的更改,更是一个新平台的诞生,是学科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站在新起点上,学科带头人——医院党委书记钟发平表示,将更加注重疑难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技术提升,突出医院中医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助推医院建设高水平的湘西北中医呼吸慢病诊疗中心。
仁心仁术 打造呼吸学科中医特色
“呼吸与共,守护生命”是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贴切描述。
近年来,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团队始终坚持守护生命、救死扶伤的信念,守护着患者的“生命阀门”,让患者在一呼一吸间延续生命。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该学科主任郑远方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将传统中医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完美融合,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了良好效益。
该学科不断探索中医特色优势治疗方法,广泛开展针灸、穴位注射、自血穴位注射等多种特色疗法,对于缓解COPD、支气管哮喘、亚急性/慢性咳嗽等疾病的咳喘症状,促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吸收等疾病具有显著优势。
该学科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利用“抗肺心衰合剂”配合西药抢救心肺衰竭病人取得很好的疗效,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70多岁市民武庆国(化名)因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心衰竭,被家属送至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郑远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为患者予以“抗肺心衰合剂”配合西药救治,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为患者家属节省了大量医疗费用。
专业引领 发展呼吸重症介入技术
“我们应在专业领域有所引领,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为社会作出独特的贡献。”郑远方深刻意识到专业技术的重要,并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为之努力。
该学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经支气管镜气道肿瘤介入消融、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经支气管镜气道支架置入术等多项技术。
2017年初,75岁的谢香红(化名)因大咳血导致呼吸不畅,病情危急来到该学科救治。当时,老人情况十分危急,如不及时进行手术,将会生命垂危。怎么办?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郑远方率领科室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了支气管介入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成功将老人肺部血栓取出。
这不仅是该学科第一例介入手术,也是全市首例该领域介入手术。
如今,该学科不仅能对呼吸科常见疾病按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正确诊治,还成立了刘志光介入呼吸病学名医工作室常德站,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呼吸相关诊疗技术及危急重症抢救技术,能够自行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肺动脉造影+肺动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取栓术、下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术等技术,对呼吸科少见病、疑难危重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较强的抢救能力,对危重病人救治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近年来,该科不仅专注临床工作,还倾心于教学,培养年轻医生:每年派出医生到上级大医院进修学习,并及时把先进技术、经验传给科室同仁;建立疑难疾病讨论机制,定期讨论典型病案,在讨论中培养年轻医生的诊疗思路;积极进行临床科研活动,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医护队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学科副主任唐明杰第一时间报名与医院其他5名医护人员一起,成为全市首批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积极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圆满完成了救治任务。
精细护理 优质服务助力患者康复
“大医精诚,大爱无限”,这是印在郑远方办公室墙上的几个大字。
郑远方带领全体科室医护人员在追求卓越技术的同时,也把对病人的关爱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使科室的护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74岁的姚国峰(化名)因呼吸衰竭需带呼吸机生活,是该科室RICU(呼吸ICU)的一名“常驻人员”。今年5月的一天,姚爷爷家属来到医院,想第二天给过生日的姚爷爷送点好吃的,科室医护人员得知后,第二天为姚爷爷精心准备了蛋糕和鲜花,为他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暖心的护理服务远不止如此,该科还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开通健康教育微信群为病人推送疾病相关预防及保健知识,提供呼吸锻炼指导,出院患者随访、下基层义诊等。随着科室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多渠道了解了病人的服务需求,逐步改进了护理服务方向,他们给予患者的不仅仅是疾病上的救护,更是心理上的满足。
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2020年青年文明号、市第一中医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湖南中医药大学优秀教研室……一项项资质和荣誉是对该学科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最好的肯定。
目前,该学科拥有临床医师1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7人,医师1人,全部具有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有病床60张,病床使用率达90%以上;拥有独立的电子支气管室,肺功能室,呼吸重症监护室;拥有美国纽帮有创呼吸机1台、澳大利亚瑞思迈等无创呼吸机5台、飞利浦V60高端无创呼吸机1台、南京微创低温等离子手术仪、库蓝冷冻仪及国产排痰仪、中药雾化仪等一大批先进设备,能开展各种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胸腔镜检查。
“我们要继续加强中西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大力发展气道介入、血管介入技术,并形成学科优势;申请并通过国家重点中医专科验收等。”谈及学科未来的发展,郑远方早已勾勒出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