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市第一中医医院用“人工血管”打通患者“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1-12-10  访问人数:1591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日报 2版 2021-12-9

  本报讯(记者 王浪 通讯员 吴秀英 贺科)长期靠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受损严重的患者该怎么办呢?近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肾病科为患者开展了首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用“人工血管”为患者打通了“生命线”。

  63岁的老张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还患有冠心病,血肌酐升高也有1年了,今年1月,他曾进行过右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近一个月来他呼吸气促,病情不断加重,于是来到市第一中医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管床医生葛资宇发现老张自体动静脉内瘘震颤弱,杂音不明显,考虑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医生结合老张病情,决定为他进行PTA手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术中造影显示,老张内瘘周围及肘关节远端静脉完全闭塞,若强行血管扩张,失败可能性大,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等并发症。由于老张右上肢动静脉血管超声结果显示其右上肢肱动脉和贵要静脉血流充盈好,连续流畅,经与家属商议后,医生决定为其改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据医生介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最大的挑战是人工血管与患者自体血管间的吻合。进行血管吻合时,所用的针线直径只有头发的五分之一不到,非常纤细,吻合时需要围着血管四周缝30-40针,每两针之间的间隔需控制在1毫米以内,这对主刀医生是个很大的技术考验。

  医生成功将人造血管与老张自体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进行吻合。术后,老张两个吻合口血流通畅,内瘘震颤明显。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开展,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血管透析通路途径,有助于血透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