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1-02-01 访问人数:1325 字号: T T

常德日报 4版 2021-1-28
“如果没有你们医院的全力救治,我就不能像老伴说的早点回家过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覃先生躺在病床上回忆起刚经历的一切,喜极而泣。
时间拉回到1月9日,家住石门县59岁的覃先生突发胸闷,出现气促,咳嗽且症状持续加重,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因症状严重,入院第二天的覃先生立即转至ICU,期间覃先生反复室颤,医护人员先后为其6次除颤并药物控制治疗,仍不能终止恶性心律失常。
一纸病危通知书的下达,让家属濒临崩溃,当地医院建议家属将覃先生送到上级医院救治。
1月11日,就在家属担心急救车上抢救设备简单,覃先生频发室颤,随时可能有心源性猝死的两难境地时,当地医院马上与市第一中医医院取得了联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童新勇、朱学渊了解病情后确认转运风险极高,立即上报,医院果断启动急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指派“移动ICU”去转运患者,实行“无缝转运”,最大限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紧急转运 时间就是生命
当日22时,市第一中医医院急救小组接到“命令”后,即刻奔赴当地医院。在返回医院途中,随车医生通过“移动ICU”远程系统,将患者监护数据实时传送至该院ICU会诊中心,急诊抢救预案随即启动。
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而有序的转运,1月12日凌晨2时,覃先生顺利转入市第一中医医院ICU治疗。由于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检查口唇发绀,心脏彩超提示二、三尖瓣重度返流,频发室颤,病情极度凶险,随时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医院再次告知家属病危。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副院长、重症急救医学部学科带头人李振龙第一时间从家中赶赴病房,查看病人并现场坐镇指挥。在查看病人情况后,李振龙要求立即行气管插管、深镇静抑制交感风暴,但患者反复发作室颤,多次予以电除颤及胸外心脏按压,仍不能终止,急救小组商量决定在介入科专家的协助下控制心率。
在介入室,覃先生的室颤仍然反复发作,经过数次电除颤,置入临时起搏器并予100毫克艾司洛尔反复静推后,患者室颤暂时得到控制,完全由起搏器带动患者心跳,随后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通畅。
手术完成后,覃先生返回ICU病房再次发作室颤,医生与家属沟通病情,家属考虑费用太高,想放弃治疗。急救小组与家属反复沟通,称患者无严重冠心病,交感风暴系急性心衰导致,且室颤发作频率较前有减少,有治疗机会。家属最终同意医院抢救,观察疗效。
反复抢救 不放弃任何生的机会
在李振龙的指导下,急救小组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因覃先生反复室颤、心衰,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根据患者心率调节艾司洛尔泵入剂量,采用CRRT脱水,左西孟旦强心,1月12日16时,患者室颤终止。
整整14个小时的抢救,先后经历了26次电击除颤、4次心肺复苏,大剂量抗交感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呼吸机、CRRT等联合治疗,急救小组将覃先生从鬼门关“抢”了回来。1月14日,覃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后,减停药物,神志逐渐清楚,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1月16日,覃先生尿量恢复,停止CRRT治疗,病情逐渐稳定,1月18日,覃先生恢复良好顺利转至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李振龙提醒广大市民:交感风暴又称心室电风暴,是指交感神经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骤然变化,因交感神经的极度兴奋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发作前常没有征兆,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患者会在1个小时内死亡,抢救成功率不足1%。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突然胸痛胸闷、心率增快无法缓解,患者及家属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拨打120送医救治,把握黄金救援时间。此外,平时可以定期检查心电图,发现心脏异常,应及早治疗。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急救医学部实行急诊与ICU一体化管理,是急危重症急救的绿色通道,其“移动ICU”工作人员由急救小组担任,是集重症监护、急诊抢救、应急救援、快速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重症监护型救护车,车内配备了各种先进仪器和急救药物,可完成各类急危重患者转运及途中的重症监护,随车可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胸腔闭式引流等紧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