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0-11-04 访问人数:1055 字号: T T

常德晚报 1版 2020-10-12
常德晚报记者 蒋文辉 通讯员 吴秀英 胡霄摩 张涵致
10月11日,市第一中医医院ICU病房内,已被成功从“鬼门关”救回的31岁患者杨某,在病床上做着康复训练。杨某是个110公斤重度肥胖的男性,遭遇到严重的车祸。市第一中医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将救命神器“人工魔肺”ECMO移动到救治现场,将病人稳住之后,再转运回医院全力抢救数天,终于救治成功,堪称医学奇迹。
脾脏破裂、肝脏挫伤、肺挫伤、膈肌破裂、16根肋骨断裂并严重错位……9月25日,在常德经开区德山大道,杨某因车祸导致严重多发伤被送往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救治过程中,患者突然呼吸困难,病情迅速恶化,医务人员即使将呼吸机支持力度调到极限,血氧饱和度也仅能维持到80%左右,患者随时可能死亡。
9月26日,某医院紧急联系具有ECMO实施救治经验的市第一中医医院。该院专家组成员迅速行动。正在长沙开会的ECMO专家组负责人、市第一中医医院ICU副主任童新勇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回常德。一场生死接力救援就此展开。
下午1点,市第一中医医院移动ICU带着相应的急救设备到达现场,专家组成员通力协作,克服了诸多挑战。患者身高仅一米六左右,体重达110公斤,属于重度肥胖。患者脖子短而粗,常规10公分的穿刺针根本到达不了患者的血管。专家组成员迅速反应,用手指加压患者软组织,大概到了14公分才勉强达到患者的血管。ECMO早已“整装待发”,置管、预充、连接……一气呵成。2点20分,患者顺利上机。经过一个小时的密切观察,3点30分,患者随车被送往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进行进一步治疗。
患者是O型RH阴性熊猫血,要血又多又急。专家组成员紧急与家属谈话,告知熊猫血患者一辈子有且仅有一次输入阳性血的机会。最后,家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咬牙决定输入阳性血。与此同时,市第一中医医院积极联系市中心血站,发动社会力量,积极献血,尽最大力度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ECMO实际上是将患者的血液在体外进行循环,而血液一旦离开人体容易凝固,这就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使用了抗凝药物,患者出血风险极大提高……在使用ECMO进行治疗的53个小时的时间里,小组全体成员24小时轮流守护在患者床前,关注着生命体征的每一个微小变化。经过专家组成员衣不解带的治疗和护理,9月28日晚上5点20分,患者顺利脱下ECMO,采用呼吸机维持氧合。10月8日,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