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0-07-28 访问人数:1073 字号: T T

常德日报 4版 2020-7-9
□本报记者 石慧 实习生 罗缘 通讯员 吴秀英 贺科 文/图
肺癌是当今世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只有15%左右。目前,我国80%的患者因持续咳嗽、咳血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来医院就诊时,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所发现的肿瘤多数已属中晚期,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径。
“早期肺癌没有任何症状,低剂量螺旋CT是现阶段发现肺癌最有效的技术。”市第一中医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滕银如表示,现在传统X线照片体检及普通CT检查很难发现早期肺癌,容易出现漏诊等情况,“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能有效提升70%以上的检出率,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低剂量螺旋CT筛查诊出率约为胸片的10倍,可发现肺部1mm的结节,且辐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受检者受辐射的剂量,一年一次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不会对筛查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市第一中医医院自2017年起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项目,至今已做过200余例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出手术证实的早期肺癌6例。因为能够及早发现,病人收获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滕银如提醒广大市民,早期肺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肺癌筛查才能及时发现原病灶,将原位癌扼杀在摇篮里。
滕银如介绍,关于早期肺癌应了解以下相关知识:一是肺癌高危人群不仅限于吸烟者,二手烟、三手烟危害性可能更大,女性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二是常年抽烟者、长期在污染环境从事工作者(如石棉、砷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以及家族中有过肺部疾病史的人都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他呼吁,应将早期肺癌筛查纳入体检范围,高危人群尤其应当坚持一年至少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实现肺癌“慢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