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0-02-25 访问人数:1062 字号: T T

常德晚报 1版 2020-2-17
2月15日早上9时许,唐明杰一脸疲惫地从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走出来。这是他驰援武汉后,正式上岗的第一个晚班。电话中唐明杰告诉记者:“比预想中的难度还大。最累最难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穿脱防护服,以及在医院里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
今年38岁的唐明杰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他第一时间报名参战,成为该院首批驰援武汉的6人医疗小组组长。“我当时没多想,也没觉得多害怕。只觉得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疫情时总得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好在家里人都支持我的决定,给我强有力的支撑!”说起主动请战的心路历程时,他很淡定。
2月8日,医疗小组从常德出发。2月10日下午,抵达武汉。随后几天,由于方舱医院排水系统还在紧急建设中,他们在短暂休整的同时,开始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为进入方舱医院支援做准备。
“此次培训内容十分全面,包括声明工作纪律,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学习与病人沟通、安抚病人情绪、处理突发状况的技巧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穿脱防护服了,”唐明杰说,“防护服的穿脱程序很繁琐,穿脱一次至少有20多个步骤,每天队员穿脱防护服至少需要大约1个小时以上。”唐明杰还说,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确保头发不外露,减少病毒感染风险,队员们纷纷剪短头发。
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一天的练习,6名医护人员全部通过验收。2月14日下午,方舱医院改装完毕,正式收治病人,他们也正式进入医院工作。
“我们分为4个班,每班6小时。每天要组织查房、分发中药、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倒洗漱用水,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还要安抚病人的情绪,”唐明杰说,“这些对我们来说驾轻就熟,最难的倒是被防护服裹成‘粽子’带来的四肢活动不便、呼吸费力,护目镜上布满水珠,眼前一片模糊。由于防护服里的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值班到半夜常常觉得浑身发冷。”
尽管困难比想象中大,但他对打赢这场战“疫”满怀信心,就像他安抚病人情绪时说得最多的话:“我们一定能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