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蒋黎:远离卒中,预防才是“真谛”

发布时间:2019-11-29  访问人数:1056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日报 4版 2019-11-28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50万人患脑卒中,其中75%残废,40%重残。近日,就“如何预防脑卒中”这一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市第一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大主任、副主任医师蒋黎。

  “控制风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最好办法。”蒋黎告诉记者,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出生时的体重等;另一类为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喝酒等。

  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蒋黎建议,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第二要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饮食方面,要限制盐和脂肪的摄入,多吃鱼、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积极运动可避免腹型肥胖,降低脑卒中风险。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进行3至4次有氧运动,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短时身体活动。第三,吸烟和饮酒都是造成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所以吸烟者应当戒烟,且要避免吸入二手烟。饮酒者应尽量戒酒,难以控制的,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2.5克。第四,一些危险因素可从药物上加以改善。如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比健康人高4至5倍,因此推荐房颤抗凝使用新型抗凝药。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进行血管重建,他汀类药物治疗均适用。口服避孕药是女性独有的可能危险因素,不推荐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第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建议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第六,睡眠呼吸暂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了3倍以上,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等),解决这个隐匿的“杀手”。

  “中风120”,是快速识别脑卒中的一种策略。“中风120”是指,“1看”即看一张脸是否对称,嘴巴是否歪斜;“2查”即查两只胳膊,是否有单侧无力,不能上抬;“0听”即听说话,是否有口齿不清、听不明白等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发生,要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总之,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十分严重。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或能快速识别它,脑卒中的发病率一定会下降。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