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9-10-08 访问人数:846 字号: T T

常德日报 7版 2019-9-30
大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尤其是痔疮。人们很容易把大肠癌出血当成是痔疮出血,直到大肠癌晚期。为延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期,需提高防治意识,做到早诊早治,近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市第一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常德市名中医刘春斌,为大家全面剖析大肠癌。
大肠癌又叫结直肠癌,是指结直肠正常组织在致癌物的刺激下基因调控异常,正常黏膜发生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45岁至70岁为高发期,其发病率高达15.83/10万,居所有癌症中第3至5位。该病的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究其大肠癌发病原因,可能与生活方式、环境、饮食等关系密切。刘春斌告诉记者,现代医学认为,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因素(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和其他因素(血吸虫病等)有关。而中医学无“大肠癌”这一名称,从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应属中医学的“肠积”“积聚”“症瘕”“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此乃内伤情志、饮食不节、脾肾亏虚、正气不足所致。
如何有效治疗大肠癌呢?刘春斌说,根据不同时期,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早期与中期,主要以腹腔镜下开展微创手术为主;晚期时,各种症状更明显,大肠癌也可沿淋巴结或血液转移到远处组织脏器,最常见的转移脏器是肝脏。这时,单个、肿块不大的也可以进行手术,反之,可结合放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延长生存期限,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重于治疗。”刘春斌告诉记者,可根据大肠癌的发病原因进行预防。具体来说,可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如控制脂肪摄入,增加纤维膳食;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度,使其做到情绪乐观,起居有节;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如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时血与大便混杂、不明原因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并尽快查明原因,以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