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8-02-01 访问人数:1345 字号: T T

常德晚报 头版 2018-01-30
■常德晚报记者 刘清
1月29日下午3时许,21岁的杨琼离开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治疗室,转入心内科进行治疗。这意味着,她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她就可以回家了。收拾东西的时候,杨琼偷偷地哭了。这眼泪,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众人的感激。
杨琼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石油工程系大三学生。1月15日,放假回家途中,她感觉身体不适,在湖南中医附一医院检查后,医生初步怀疑是胆囊炎。得知女儿身体不适,1月16日,杨琼的父母杨明新、贺玲赶往长沙接人回常德。车驶到自家楼下,时逢下着大雨,贺玲一手撑伞,一手扶着女儿下车。然而,刚走了几步,杨琼突然重重“砸”在地上。夫妇俩赶紧将女儿送到市第一中医医院进行抢救。
市第一中医医院ICU主任李振龙赶来会诊,发现病人已经丧失意识、抽搐,心跳仅有20次/分,这组数据显示病人已濒临死亡。杨琼被迅速送往ICU进行抢救。“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她患有严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立即就上了心脏起搏器。”李振龙说,当时的抢救可以说是争分夺秒。起搏成功后,医生立即启动血浆置换,修复受损器官功能。正当抢救如火如荼时,却传来另一噩耗:常德市中心血站A型血浆告急。
1月17日早晨,一封献血倡议书在常德人的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开来。许多市民看到倡议书后,主动去献血屋献血。一位女孩献完血就晕倒了,缓过来后由同事送回家;一位备孕的大龄女子也按捺不住去献了血,还发短信安慰杨明新夫妇。与此同时,献血车开到了贺玲工作的白鹤山驾校和杨明新工作的家润多超市德山店,夫妇俩的同事也纷纷伸出了援手。1月19日,市第一中医医院120急救车载着医院输血科主任邹远胜前往益阳市中心血站“借血”,借来了50袋1万毫升血浆,保证了连续5天的血浆置换治疗。“那几天,我接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电话,由于当时心里焦急,我没能好好谢谢他们,十分抱歉。”接受采访时,贺玲一再委托记者转达她对热心市民们的谢意和歉意。
经过一周多的治疗,杨琼造血功能恢复,血小板逐步上升,病情转危为安。据了解,杨琼成绩优异,已达到了本校保研的基本要求,康复后,她有望继续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