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晚报】心肌梗死成“致命杀手”——揭开急性心肌梗死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8-01-24  访问人数:1279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德晚报 6版 2018-01-19

  ■常德晚报记者 刘清

  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在冬季高发

  上个月,40多岁的骆先生突发胸痛,被家人送入市第一中医医院,在急诊科做检查时心脏突然停跳。心血管科主治医生李鹏立即投入抢救:药物溶栓、安装临时起搏器等。完成后,李鹏立即在临时起搏器的帮助下进行介入手术,通过桡动脉游离植入心脏支架。“很幸运,骆先生最后平安无事。前几天科室回访,他现在的情况还蛮好。”李鹏高兴地说。

  李鹏在心血管科工作了10年,对于科室里的工作节奏已经很熟悉了:每年进入11月后,心血管科的工作逐渐繁忙起来,直到第二年3月后,才稍微轻松一些。“现在每天早上一来,就一直到晚上才能走,中间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不仅仅是我,科室里每个人都是这样。”李鹏说,像骆先生这样子的病例,每周都要处理几例。

  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而言,病情来势猛、危险性大、致死率高,“即使及时送到医院里,都不一定能抢救过来。”

  特点

  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它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症状。据相关资料介绍,近年来,我国心肌梗死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人。

  目前,突发心肌梗死人群越发年轻化。10年前,心脏病都是老年病,但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三四十岁的患病人群增加最为明显。李鹏介绍,持续熬夜、抽烟酗酒、饮食油腻等不良习惯越来越多,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人群增多,而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年轻人容易轻视自身身体情况,对于早期胸痛、胸闷不重视,从而错过急救的好时机。“两年前,曾有一名28岁男性突发心肌梗死,可惜最终没有抢救过来。”李鹏遗憾地说道。

  预防

  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

  李鹏介绍,心脏病家族遗传病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嗜烟酒、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等特征,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如果你经常感觉胸闷、心慌、胸痛等症状,就需要去医院心血管科进行详细检查。”其实,急性心肌梗死前是有征兆的。半数以上患者在起病前1至2天或1至2周有长时间心绞痛的症状。

  除此之外,李鹏还建议市民朋友,心电图只是鉴定一部分心脏病,如果要进行确诊,还是必须要进行冠脉心脏造影,这才是对心脏病确诊的权威方法。确诊患有心脏病或已经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在冬季里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湿,不要感冒,尤其不要用力解大便,每日配合幅度和缓、程度适中的运动,一旦感觉心脏不适,要第一时间来医院就诊。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