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青山精神 续写时代篇章

发布时间:2020-05-27  访问人数:2572  字号: T T

分享到:

  为提高支部党员的基础理论素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5月21日上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行政党支部在中共临澧县委党校副校长陈艳同志的带领下,走进青山工程,聆听青山工程背后的故事。

IMG_6933.JPG

  1966年9月初,临澧6.7万民兵集结于青山工地,“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开始了历时十多年的奋战。民兵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排除万难大兴水利,让澧水流经2000多公里渠道,穿越500多座山头,跨越数10条溪河。青山工程是临澧人民在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伟大实践,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战斗,孕育了许多特殊的传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青山精神至今影响着临澧人民。青山工程向我们证明,伟大的精神一旦和伟大的实践相结合,就会像火种一样照亮人心,产生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

  站在渡槽入口,医院党委书记钟发平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县委党校副校长陈艳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青山工程修建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以及青山南干渠的咽喉工程——群英渡槽的建筑亮点。群英渡槽全长1200米,最大距地高度是44.1米,由7个拱、70个跨拱、104个落地排架支撑,拱肋跨径80米,过水流量为10米/秒。当时是我国跨度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拱肋渡槽,20世纪70年代清华大学的专业教科书曾经采用大渡槽的全景图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有危险,施工绝不停。在群英渡槽修建过程中,有7位民兵牺牲,群英渡槽的7个拱每一个都有一个烈士的英灵在支撑。青山十年,有256位民兵因公伤残,52位民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的临澧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豪壮。支部党员站立在群英渡槽上,眺望石长铁路动车驶向远方,感受着青山工程建设者们“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精神风貌。

  群英渡槽参观结束后,大家驱车前往中共临澧县委党校听取党课。支部特别邀请临澧县委党校副校长陈艳带领县委讲师团的五名老师作《弘扬青山精神,续写时代篇章》的专题授课。课堂上,陈艳同志为大家追溯了青山水利工程的历史,重温了青山精神的蕴涵,讲述了青山精神的传承,在PPT引领下,或讲故事、或诗朗诵、或观看视频,围绕“青史回眸、青云之志、青山不老”三个方面对临澧青山精神进行了精彩演绎;演讲生动活泼,别开生面,雅俗共赏,赢得阵阵掌声。为了更好的传承青山精神、续写时代篇章,陈艳同志在党课最后强调:一要牢记宗旨,让服务群众成为行动自觉;二要迎接挑战,让自力更生成为精神信念;三要倡导节俭,让艰苦奋斗成为时代风尚;四要鼓励创新,让敢想敢干成为鲜明特质;五要崇尚奉献,让爱岗敬业成为精神追求。

  一座青山承载着一种精神,是临澧人民半个世纪的仰望。党课结束后,大家就传承青山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一致认为,青山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前进的道路上,仍需要传承并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最后医院党委书记钟发平对与会党员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通过此次党课学习,希望大家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青山精神发扬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守正创新,深耕内涵,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奔跑姿态,奋力续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微信扫码挂号

微信扫码挂号

支付宝扫码挂号

在线咨询